以前對文學的解釋:
文是靈魂,字是語言,文學是用語言傳遞靈魂。
對於藝術(美),我認為托爾斯泰的感染說才是真理,即「藝術是一種情感的感染力的共鳴,而非情緒的傳遞」終於疏通了困擾著我的藝術性裡的「快感」以及過去被我以靈魂一詞替代的本質。
前有畢達哥拉斯,後有亞里斯多德,其中讀到比較有趣且與我觀點一致的是赫拉克利特的辯論觀點:「協調是從差異對立而不是從類似的東西產生的」「差異的東西相會合,從不同的因素產生最美的和諧,一切都起於鬥爭」完全一針見血了「矛盾」之間相互拉扯變動、互輔相乘的一種無限變動的藝術性。(當然,在《回憶錄》裡蘇格拉底提出的美的依存與效用也是,我整個mind blown)
但不是要說這些主義,論證,偉人,我還太菜,講起這些大的詞有種學舌之意,有點像初生嬰兒重複反述新學會的字詞。只是想讚嘆一下這些從0到1甚至到100,導出一套套如此龐大的思想體系的哲學家。
最後沒什麼conclusion,只是想說花了整整兩天(除去睡覺時間跟讓腦袋降溫的時間)在解套,把文字當成方程式反覆反推相比論證,唯物主義是x,唯心主義是y,物質是1,理式是0。笑自己,這輩子沒這麼入迷過數學。